首頁
1
最新消息
2
未分類
3
電器自燃-除濕機自燃-火災清潔4
https://www.ugm988.com.tw/ 加美復原工程
加美復原工程 高雄市岡山區竹圍中街30巷49號
電線走火 延長線是元凶!2009/12/23 19:00 張印佳 詹維耕 報導  / 台北市  家裡什麼東西,最容易發生火災,您可能想像不到,竟然是延長線!這是消防局的統計,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住宅火警,竟是因為電線走火,而在這裡頭,一半都是因為延長線捆在一起,又不堪負荷所導致,我們帶您直擊,電線走火的驚險瞬間。  拿出延長線,先插電風扇,再插電熱爐,接著還有充電器,三個插座滿滿滿,電壓儘管還不到極限,但這個動作卻很危險。電線繞在一起電阻增加,溫度在不知不覺不斷升高,結果轟的一聲,把毛巾燒得黑嚕嚕,延長線更是馬上〝糙輝搭〞,怎麼會這樣,透過熱顯像儀,破解爆炸秘辛。看到了嗎?溫度開始向上飆,從五十、五十一度,才短短五分鐘,馬上變成九十幾度。想不到吧,纏電線就是住家致命的危機。消防局的統計,今年住家火警百分之五十都是電線走火,而電線走火裡頭,超過八成的原因都是因為延長線。老舊的延長線因為老化,裡頭的銅線跟著氧化,用電量增加纏在一起的延長線,電阻是以倍數增加,所以看到了嗎?驚險的一瞬間,是提醒您快去檢查,否則像這樣的火星釀成的遺憾,可能就像大火一發不可收拾。 資料來源:http://news.cts.com.tw/cts/general/200912/200912230371213.html#.V8YF2e0VFdg https://www.ugm988.com.tw/hot_231284.html 電線走火-延長線是元凶-火災清潔 2025-04-29 2026-04-29
加美復原工程 高雄市岡山區竹圍中街30巷49號 https://www.ugm988.com.tw/hot_231284.html
加美復原工程 高雄市岡山區竹圍中街30巷49號 https://www.ugm988.com.tw/hot_231284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5-04-29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s://www.ugm988.com.tw/hot_231284.html

 

 

房間燻黑,除濕機通電中(箭頭所指),除濕機燒毀(圓圈處) 

 

 

 

 

除濕機近拍,床尾木板碳化

 

 

 

 

散熱鰭片上方燒毀,電路板燒毀呈白灰化

 

 

 

 

電路板燒毀呈白灰化(近拍)

 

        年來除濕機自燃事故時有所聞,在消費者保護官、商品檢驗機關及消防機關的通力合作下,推動了全國最大的除濕機召回檢修行動。依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資料顯示,從2003年至2006年所產製的除濕機共有9種品牌、27款機型發布召回訊息,消費者應儘速停止使用並送至各公司回收據點進行檢修,以免發生自燃事故。災害事故預防重於搶救,除濕機廠商表示,係內部電路設計不良導致電子元件起火所致,所以該批除濕機如果沒有回收檢修,只要有通電,使用起火燃燒的機會便非常大,動則造成民眾財產損失甚至生命傷害。至今,召回行動持續進行中,但新竹縣99年度上半年仍發生3件除濕機自燃起火事故,由此可知,製造廠商及政府機關應強化除濕機回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。

災概要 

一、發生時間:晚間8時,受災戶剛下班返家。
二、發生地點:主臥房中間。
三、起火原因:除濕機故障自燃悶燒。
四、燃燒物件:除濕機1台燒毀,床鋪半毀,房屋各層燻黑嚴重。

火災發生概況及燃燒後情形


一、屋主平日工作繁忙,早出晚歸,所以沒有訂閱報紙及看電視習慣。
二、起火當天晚上返家時並不知道家中有發生火災,只覺得地面上走過都有白色鞋印痕跡,開燈查看才發現家中有燃燒過痕跡,經查看發現火勢已熄滅,煙也已散去,只留下滿屋燻黑痕跡、刺鼻煙味及1台燒毀的除濕機。
三、據調查火災前一天晚上有開除濕機使用,機器內部儲水半桶。起火當天早上離開時僅將除濕機開關關閉,而未將除濕機電源線拔除。
四、全案僅放置房間中間的除濕機全毀,除濕機旁床鋪半毀,房間濃煙燻黑。

火火災原因探討 

    除濕機可能起火原因包括內部電路機板故障、滿水停機功能故障、電源配線因故短路(擠壓或鼠囓等)、插頭積污導電起火、除濕機使用不當等。現場僅1台插電中除濕機悶燒燒毀,起火戶無抽煙習慣,除濕機上亦無放置衣物等可燃物,而故障機型為廠商公佈召回機型,依據廠商官方資料顯示,除濕機內控制基板抑制雜訊電容單體零件不良導致起火。從上述現場狀況、使用狀況及廠商資料,可知起火原因為除濕機產品瑕疵導致自燃起火。

 

資料來源:

 

http://news.cts.com.tw/cts/society/200910/200910210333251.html#.V772eY1-NaQ